四季刊

为什么香港现在必须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转而使用人民币——《南华早报》

  • 香港面临着越来越多地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引导的风险,美国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香港房地产价格和经济崩盘
  • 转向人民币将意味着稳定,以及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之前搭上人民币升值顺风车的独特机会

(2022年5月13日,香港,一名女子从一名房地产经纪人身边走过。近期美国加息对香港来说是一个糟糕的时机,由于联系汇率制度,尽管香港经济疲软,但香港必须效仿美国的做法。图片来源: AFP)

香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港元完全可兑换在满足中国对美元需求方面的效用日益减弱,香港面临着越来越多地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影响的风险。随着全球人民币需求的增长,转向人民币将提振香港的金融财富。

由于中国通胀率较低,预计中国的利率将保持在低于美国的水平,因此接受人民币将稳定香港的资产市场。然而,坚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意味着要承受波动性的影响。根深蒂固的美国通胀有可能重现上世纪70年代的美元波动和(或)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利率飙升——这对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

香港完全有可能转向人民币。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但其离岸部分意义重大,约为2万亿元人民币(合2830亿美元)。外国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超过3万亿元。

中国政府最关心的是其控制人民币汇率的能力。如果离岸部分太大,它可能会失去控制。鉴于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经常账户盈余超过4000亿美元,香港加入离岸人民币世界似乎是可控的。无论如何,人民币总有一天会实现完全可兑换——香港转向人民币可能是一个理想的过渡。

利用人民币升值对香港来说将是一大利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系统中所占比例略高于2% ,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也大致相同。中国约占全球经济的18% ,约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30%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必然会上升。在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之前,香港拥有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借助自身的崛起,巩固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可以通过将政府工资转换为人民币开始过渡,并开始以人民币征税。随着股市逐渐转型,随之而来的是资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银行存款和信贷将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来。港元将逐渐消失。

如果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缺乏足够的外汇储备来为这一转变提供资金,那么只要北京方面支持这一转变,从中国央行借款将仅仅是一个技术细节。

但如果香港坚持盯住美元,其经济和资产市场可能会陷入一场严重风暴。

30年来,美联储(Fed)一直在扮演圣诞老人的角色,其印钞活动对通胀影响甚微,而离岸外包则压低了工资和物价。但随着美联储和其它央行将资金大量撤出市场,导致大规模货币过剩,疫情期间达到了顶点。

随着供需平衡转向引发通胀,一代从未见过通胀的央行官员一年来似乎都不愿意认识到这个问题。当他们开始提高利率的时候,已经太少,太晚了。

如今,美国利率已升至5%以上,他们担心金融崩溃,已经开始跪地求饶。他们可能暂停加息一段时间,但这将使通胀根深蒂固,为未来的风暴埋下祸根。

盎格鲁-撒克逊经济体对通胀的影响最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强大的企业定价能力和巨大的货币过剩。

随着实际工资的下降和福利的提高,只要实际工资不能跟上通胀的步伐,工人的短缺就会持续下去,从而给予工人更多的权力来转换工作和提高工资——他们不太可能消化这些损失来遏制通胀。

过去30年的市场整合和经济垄断也增强了企业的实力,让它们通过提价来转嫁不断上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

由于劳动力和企业都拥有强大的定价能力,实际利率必须处于高位,才能阻止工资-物价螺旋上升。但实际利率仍为负值。令人担忧的是,过去的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大量货币过剩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大量燃料。

有传言称,经济衰退即将来临,将对需求造成冲击,并抑制通胀。这不太可能。劳动力短缺将持续下去:任何衰退都会伴随着充分就业而来,通胀压力不太可能得到缓解。滞胀的可能性更大。

地平线上有两种可能的冲击。如果美国通胀率稳定在5% ,美联储可能出现恐慌,将利率提高至7% ,将债券收益率提高至同一水平。这样的利率将重蹈1998年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覆辙。

或者,美国的通胀率可能飙升至10% 以上,并保持在这一水平。面临实际工资下降的绝望工人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劳工行动。这将迫使美联储将利率上调至10% 以上——香港的后果显而易见。

香港没有太多时间来预防即将到来的金融风暴。如果不能像1997年之前那样提前找到掩护,它就会成为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