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及其竞品的崛起正在瓦解互联网的经济基础
去年年初,马修·普林斯(Matthew Prince)开始接到大型媒体公司高管的紧急电话。他的公司Cloudflare为全球约五分之一的网站提供网络安全服务,而这些高管们向他透露了一个严峻的新网络威胁。"我问他们,'是朝鲜黑客吗?',他们回答说,'不是,是人工智能。'"普林斯回忆道。
这些高管们预见的趋势如今已愈发明显: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人们访问网络的方式。当用户开始通过聊天机器人而非传统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时,他们获得的是直接答案而非需要点击的链接。这种变化导致从新闻网站、在线论坛到维基百科等参考网站的内容发布商遭遇流量断崖式下跌。
随着人工智能改变浏览模式,互联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正在动摇。长期以来,人类流量通过在线广告实现货币化,而如今流量正在枯竭。内容创作者们正迫切寻找让AI公司为数据付费的新模式,否则开放的互联网可能会演变成完全不同的形态。
自2022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人们开始采用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其开发公司OpenAI称全球约8亿人使用该产品,ChatGPT已成为苹果应用商店最受欢迎的下载应用。苹果公司表示,4月人们开始转向AI提问,导致Safari浏览器的传统搜索量出现历史首次下降。据悉OpenAI即将推出自己的浏览器。
在OpenAI等新锐企业冲击下,占据美国传统搜索市场90%份额的谷歌被迫在搜索中加入AI功能以应对竞争。去年起,谷歌开始在部分搜索结果前添加AI生成的"摘要",今年5月更推出"AI模式"聊天引擎。该公司承诺,借助AI"用户可以让谷歌代替你进行搜索"。
然而当谷歌完成搜索时,人类用户却不再访问信息来源网站。监测全球1亿个网站流量的Similarweb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的人类搜索流量同比下降15%。虽然手工爱好者等垂直领域网站流量稳定,但其他领域遭受重创:科学教育类网站流量下降10%,参考网站下降15%,医疗健康类网站流量更是暴跌31%。
对于依赖广告和订阅的公司而言,流量流失意味着收入锐减。"我们与谷歌长期保持良好关系...但他们破坏了协议,"拥有《人物》和《美食与美酒》等刊物的Dotdash Meredith首席执行官尼尔·沃格尔(Neil Vogel)表示。三年前,其网站60%流量来自谷歌,如今已降至35%左右。"他们窃取我们的内容与我们竞争,"沃格尔直言。尽管谷歌坚称内容使用合理,但Similarweb数据显示,自推出AI摘要以来,新闻类搜索未产生后续点击的比例从56%升至69%。
"互联网的本质已彻底改变,"知名程序员论坛Stack Overflow首席执行官普拉桑特·钱德拉塞卡尔(Prashanth Chandrasekar)表示。他指出"AI正在扼杀大多数内容网站的流量",流量减少导致论坛提问量下降。维基百科也警告,未注明出处的AI摘要"阻碍了人们访问和贡献内容的路径"。
为维持流量和收入,大型内容商采取"边谈判边诉讼"的双轨策略,正如新闻集团CEO罗伯特·汤姆森(Robert Thomson)所言"先求合作再准备诉讼"。该公司已与OpenAI达成协议,旗下两家子公司起诉Perplexity AI,纽约时报则与亚马逊达成合作并起诉OpenAI。《经济学人》集团尚未授权模型训练,但允许谷歌在AI服务中使用部分文章。
但这种策略存在局限性。加州法院上月两个版权案均支持Meta和Anthropic,认定模型训练属于合理使用。特朗普似乎认同硅谷观点,认为必须先于中国发展未来技术,甚至在版权局局长质疑AI训练合法性后将其解职。
AI公司更愿意为实时信息付费而非训练数据,但现有协议并不理想。Reddit与谷歌达成的协议年费6000万美元,但2月因搜索流量波动导致用户增长放缓,市值一度蒸发过半(近期已部分回升)。
蜘网困局
更大的困境在于,数亿个中小型网站既无力与科技巨头谈判,也无法承担诉讼成本。虽然这些网站内容对AI公司整体而言不可或缺,但单个站点却可被轻易替代。即便联合谈判也受反垄断法限制,而阻止AI爬虫又会导致完全失去搜索可见性。
技术方案可能提供出路。Cloudflare新客户现在可选择是否允许AI爬虫访问网站及用途。该公司正在测试"按爬取量付费"系统,普林斯表示"我们需要制定新规则,让人类免费获取内容,而机器人必须付费访问"。
初创公司Tollbit推出"机器人付费墙",允许站点对AI爬虫分级收费。例如杂志可对新文章收取更高费用。今年第一季度,该平台为美联社、新闻周刊等2000家内容商处理了1500万笔微交易。CEO托希特·帕尼格拉希(Toshit Panigrahi)指出,相比传统搜索引擎鼓励同质化内容(如"超级碗几点开赛"),付费机制反而能激励独特内容。某地方报纸因此获得最高单次爬取费用。
ProRata则提出广告分成模式,这家由1990年代网络广告先驱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创办的初创公司,主张根据内容对AI回答的贡献度分配广告收益。其Gist.ai引擎已与《金融时报》《大西洋月刊》等500余家媒体共享广告收入。格罗斯坦言当前规模尚小,主要目的是"展示可被复制的公平商业模式"。
内容商也在重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未来不再依赖流量",Stack Overflow的Chandrasekar如是说。该公司推出企业订阅产品Stack Internal。新闻媒体通过邮件、APP和付费墙触达用户,Dotdash Meredith称尽管谷歌流量减少,整体流量反而增长。音视频内容因AI难以处理,反而成为新阵地,Similarweb数据显示答案引擎最常引用的网站是YouTube。
谷歌高管罗比·斯坦(Robby Stein)认为互联网正处于"空前扩张期"。AI降低内容创作门槛,谷歌数据显示网络规模两年内扩大45%。AI搜索催生新交互方式,比如拍摄书架获取阅读推荐,可能带来新流量。虽然人类不再访问网站,但AI引擎扫描的网页数量远超人类阅读量。
尽管谷歌否认外部点击量大幅下降(拒绝公开具体数据),但斯坦指出流量减少可能另有原因:人们或许在刷社交媒体或听播客。这并非互联网首次面临生存危机——社交网络和移动应用都曾被预言将终结开放网络,但最终并未发生。不过这次AI可能是最大威胁。"人们显然更偏爱AI搜索,"格罗斯总结道,"要让互联网和内容创作者存续,AI搜索必须与创作者共享收益。"